关于读书,从童年时代、从看图识字的那天,大多数的人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语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乐趣与好处不言而喻。读书可以达到知识积累的目的,通过精读、细读,提升思想认识层次。勤于读书不但能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启发思维,写文章的时候也不会“干巴巴”的。
关于读书,伟大的毛主席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要想争做一个读书人,须做到“四读合一”,用眼读,用口读,用手读,用心读,最忌讳的便是三心二意,会读书的人都会使用读书“三字经”,那就是:勤、思、活。
一、读书勤乃成,不勤腹中空
勤,就是要持之以恒,只有勤奋读书,才能到达知识的彼岸。华罗庚赋诗:“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想要读书成才。就要做到“三勤”:一是勤读,顾名思义就是平多读书。孔子“韦编三绝”,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都是勤于读书的典范,勤有所成的典范。二是勤记,有句俗语讲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毛主席书不离身,他读过的每—本书旁边都会是密密麻麻的批注和体会,还十分仔细的用各种横线、竖线、圈、点、叉等不同的符号来区别含义,就是靠勤奋读书,毛主席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名军事家、文学家、理论家,一代伟人。三是勤思,思,也就是读书“三字经”的第二个关键字。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思考”才是读书渐入佳境的一种方法。书籍不是黄金,书籍确实富含黄金的矿石,要想获取知识财富,就必须要掌握善于思考的“点金术”——即做到读书“三思”:一是读前先思,众所周知,在学习中有一种方法叫预习,其实读书也是学习,所以,当拿起书本带着疑问去读则一定事半功倍。二是边读边思,就是不断的辩证学习和消化。三是掩卷深思,思而不辍,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读书可以停歇而对思的回味却不能停歇,正如古人所说:“食时、衣时、寝时、行路时、便溺时,几不能学时,皆当用所学而思之”。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提倡读书,但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拒绝书呆子,更拒绝断章取义、不辨是非的颠倒黑白行为。读书的目的在于丰富知识,指导实践。因此,如何能够活学活用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读书同提高修养相结合,转化为优良品格和高雅气质;二是把读书同积累经验相结合,转化为理论概括和真知灼见;三是把读书同工作岗位相结合,转化为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古语有云:“经世致用”。我们读书既不只是为了记住几个名词概念,也不是为了消遣娱乐,而是要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工作实践,提高能力素质,丰富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