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云在青天水在瓶”之类的典故有些好奇,后来看了《传习录》的解说,结合这几个月在法院的工作实践,有了一点体会,姑且写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
比如说空即是色,空还好理解,现在经常听说要放空自己,色就不好懂了,大概佛家著作是翻译后的产物,有些词本就不在汉语体系中。参考道家的一句相似的话: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可不是指为非作歹,而是该做到的都做到的意思。如果把人心比为杯子,无为就是空杯子,正因为杯子空着,就能够放入任何东西,便能无不为。反过来说,杯子如果被某物装满,就像被怒火冲昏头脑而行事过激,又如过度忙碌于工作而忽视家庭。可以说无为的对立面便是着相,总之就是不能过于执着。因为对这里过了,对那里就会不及。而既不过也不不及,就是中庸。儒家推崇入世,中庸自然不是指不食人间烟火灭绝人欲什么的,而是不因欲望过激,所以一些大能和尚吃着酒肉说色即是空。
儒释道的相通之处,大概就在于探究的都是人心失衡。人心失衡的表现,和尚说是贪嗔痴三毒。比如因贪吃而上火、因恼怒于她太妩媚“勾引”走男友而泼硫酸、因痴迷于木工而毁了大明帝国等。人心失衡的原因,王阳明说是名利色三欲。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毕竟不往高处走的人基因延续不下来。而追求进步的初心,在太平盛世里大多起源于名声、财富、美色,上进本是好事,但如果追求得过了,贪嗔痴七宗罪什么的就来了。等到产生了不好的结果,进行反思总结,就能学着去控制,所以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老子说“为道日损”。就如做一道题,正确答案基本是一样的,错误答案各有各的错法。“损”就是改掉属于自己的错法,这只能靠自省来完成,但可以从书本或他人处汲取知识和力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孔子夸赞颜回“不贰过”的“过”,和“错”存在着程度上的区别。例如张三和李四为点小事吵架把李四砍了,那是犯罪;如果是稍微动了点手,那是犯错;而这小事如果多从对方的立场想想,本可以和气解决,却吵了架,就是“过”,过在于当时的情绪过了度。这和脾气急其实没关系,脾气急只是表现明显,脾气不急的喜欢生闷气摆脸色同样是情绪过了度。事后冷静下来,客观得剖析,自然就会发现过了,于是总结警醒,争取下不再犯。
不停改善自我,到了某一天,“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并不是说可以去死了,而是指内心安宁,可以平静得接受死亡。朝夕间便闻道的说法有点玄,参考佛教里悟道与渐行的派别之争:悟道派认为道就是一瞬间悟的,例如那谁的头被打了一棒子,就大喊道“原来如此我悟了”。而渐行派认为道是慢慢领悟慢慢积累的,不然还修行做什么?而他们各自的领袖说悟道与渐行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每天的自省,不断的积累,内心才获得了能够安宁的条件,然后某一天遇到某个机缘就悟了。这机缘是一棒子一句话一首诗都无所谓。至于“那我到底悟没悟”这个问题,别纠结,一心向善总会有所收获。再看《道德经》说上中下三士对于道的看法,下士说这都是扯谈一边去,中士不明觉厉琢磨着学习,上士悟了感到平静喜乐于是将道常存于心。而《论语》开篇第一句的含义则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上士的心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上、中士间的研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被下士讽为扯谈。《西游降魔篇》结尾文章答师父说,尝过困苦,便知世人皆苦。因此就想对世人说。世人不懂反唇相讥,本属正常,何须生气。苏格拉底的洞穴比喻亦同此理。
一些谬论,写出来着实汗颜,望各同志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