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我们总是在抱怨。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我们不能面对现实。我认为面对现实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现实,二是我们该怎样面对现实。下面我想就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现实,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些个人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我们的生存环境
有些同志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我认为作为法院的工作人员不仅应该而且必须认清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对于生存环境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清。
1、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民族结构复杂(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现象是:目前全国设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3个自治旗、116个自治县)、地域差别明显(特点是:东西有区别、南北有差异;现象是:西部资源丰富,东部资源匮乏;西部人口密度小,东部人口密度大;北方干旱少雨,南方雨量充沛;北方传统守旧,南方开放活跃;2011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前2名的广东过5万亿、江苏4.9万亿、宁夏2000亿、青海1600多亿、西藏600多亿,湖北不到2万亿;按2011年12月发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有贫困人员1.28亿)、发展历程坎坷(分裂与统一、外敌欺辱)、人口众多(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为1370536875人)的国家,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历史文明(儒家文化为主导、释道法皆存)未中断的国家。中华民族源于土地肥沃的江河流域,靠农耕经济生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宗法为基础以亲缘为纽带的情理社会。一方面因农耕经济衍生的农耕文化要求团结协作,另一方面因宗法亲缘形成的利益集团导致各自为政,于是形成了由农耕文化提炼升华的儒家文化主体;出现了由亲缘关系演绎拓展的熟人团体。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就采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是以人民主权为基础,以代表制为制度框架、以融合主义为基本实现渠道、以人民利益为最后依归的民主模式。(有人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好,从西方国家的各国发展历程和社会生态看,也许这句话没有错,但世界上好的东西是相对的。如:同样一件衣服,有的人穿上好看,有的人穿上却不行。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生态与西方国家都不一样。因此在西方看来很好的政治制度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放眼世界,看看在西方影响下采用西方政治制度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多很大的社会问题。华尔街的贪婪,引发了次贷危机,高福利社会引发了欧债危机,西方的社会制度再次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全球蔓延。有人总结说西方的制度可以让个人富裕,中国的制度只会让国家富强。结合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历程,我要说中国的制度也会让个人富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地区差异更加明显,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境内外敌对势力更加猖獗,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环境更加复杂。
2、基本县情。“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我县过去一直属于农业大县,到2011年有常住人口89.18万人,城镇居民33.23万人,农村居民55.95万人;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851元,城镇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3362元。辖16个乡镇,328个行政村。自然资源缺乏,工业经济薄弱,财政状况一直不佳,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才稳步增加,但由于财政供养人员过多(2012年末人数为22237人,其中行政编制有2071人),人浮于事现象严重(各单位超员严重),历史遗留问题庞杂,导致县域经济仍处追赶状态,公务员收入普遍偏低,各项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生活环境不佳,居民幸福指数不高。
3、院情。我院目前现有政法专编145个,实际占编人员142名,中共党员89名。有聘用人员23名。从工作岗位上看,在职在岗人员中有审判执行资格的人员76名,实际从事审判执行业务的人员有69名,目前在法庭一线工作的人员30名;从文化结构上看,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第一学历为法律专业的10人;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的3人,30岁至40岁的30人,40岁至50岁的70人,50岁以上的39人;从进院身份看,进院是学生的有29人,是军转干部、复退军人的有44人,是其他身份的有69人;从进院工作时间上看,工作不满5年的5人,不满10年的1人,不满20年的64人,不满30年的64人,超过30年的8人。从工资待遇上看,全院正式干警月平均工资为1930元,其中最高月工资为3407元;最低月工资为1824元。我们这些人中,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性格内向;有的胸怀宽广,有的心胸狭窄;有的气量大度,有的锱铢必较;有的任劳任怨,有的斤斤计较;有的服从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有的只要组织照顾,不讲组织纪律;有的工作认真负责,有的工作敷衍马虎;有的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水平不足,有的理论水平较高,工作经验欠缺;有的只琢磨事不琢磨人,有的只琢磨人不琢磨事。
二、认清我们的司法环境
司法环境是我们的立足之本。司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业绩,而工作业绩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社会评价。
历史上我们有很多次民族大融合和对外交流,它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异域文明,但在农耕经济基础上演化发展形成的儒家文化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超强的吸附力,它在欣赏完异域文明耀眼光芒后悄然无息地把它们转化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家文化羽翼下的一部分。同时也导致流传上千年的儒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不尽相同。最典型的莫过于佛教,它在传入中国后演变成了禅宗。其实儒家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农耕经济孕育的小农意识和政权持有者的强力支持。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被采用后成为上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汉武帝“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典型,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社会牢固安定的势力,但同时也使得人治政治成为近两千年来不变的定式。这种定式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施行30周年大会上提出“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法治的步伐,眺望到了法治的春天。
尽管我国的法制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历朝各代均有法制的痕迹,唐朝、宋代、元明时期甚至还有可圈可点的亮点,但这些法律制度都是帝王眼中的废纸、官员手中的利器。尽管到了清末民国初期,开始了近代法制的启蒙和逐步展开,但由于传统文化的惯性思维和法律制度的推广不力,导致我国的法治进程依然稚嫩。我国现代意义的法治建设应该说始于新中国成立。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启了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特别是1954年宪法的颁布,拉开了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帷幕。1978年小平同志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法治化进程时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社会主义法制方针,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及1999年3月15日的宪法修正案,使我国的法治进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基本建成。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进程不过六十余年,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人认为西方法治很成功,但西方的司法制度也有失败之处,它的失败之处是由西方式的民主制度问题造成的;西方过分强调过程,而不注重结果;过分强调对罪犯的公正,而不注重对受害人的公正;过分强调罪犯的权益,而不注重受害人家属的权益。这种西方式民主走极端的方式产生的后果其实是绝对的不公平!这种在西方民主下的法律,不要说在资源有限的中国根本行不通,就是在西方,因为日益不胜负荷的社会资源也很难维持现状。如:枪支管理并不复杂,但在美国却怎么也管不好,枪击案时有发生;美国加州法院花四年裁决同性可以结婚,需花巨资修改相关文件;贺梅案审了七年;日本留学生误入他人屋内被枪杀等等。]事实上,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东西,月亮有圆缺,太阳有黑子。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学习苏联经验设立国家机构,但仍未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走出思维定式。尽管提出了人民当家作主并去实践它,但在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上还可发展,特别是在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执行上,部门和人的因素较为明显,在权利运行和监督上还有漏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守法意识、用法意识尚有缺失。尽管已经开始了第六个五年普法,但普法工作流于形式,大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深入人心,普法效果不佳,公众的法律意识未见明显改观。不了解、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法院和法官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党和政府一方面要求法官们排除干扰、秉公执法,当好裁判员,另一方面在涉及地方事务和利益时,又要求法官多为地方考虑;诉讼当事人一方面要求法官们做脱离尘世的神,明察秋毫,保证实体公正,另一方面在涉及自身诉讼时又要求法官能偏袒自己;人民法官一方面盼望获得更好的保障、更高的待遇,另一方面又时常作出有损法官和法院形象的言行。尽管《法官法》颁布实施已有快二十年,但该法明确规定的配套制度有的尚处襁褓之中,有的未见踪影,法官职业的尊严感难寻其踪、荣誉感荡然无存。
作为基层法院的法官,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学历不高的党政干部、文化水平一般的公务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百姓。干部的用法意识、公务员的尊法意识、老百姓的守法意识、包括部分法官在内的社会公众的规则意识普遍不高。
三、认清我们自己
我们所面对的现实,还包括一个真实客观的自我。我们只有认清个人的性格、特点、不足,认清我们所处的位次、担任的角色,我们才会有清醒的头脑、正确的心态,才能改正自身的不足,改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认识自己,其实不然。我们试着把自己的优缺点分别写下来交给熟悉自己的人来审阅,我们会发现我们对自己的总结并不全面客观,往往优点写得多,写得细,缺点写得少,写得粗,同时,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爱抚摸大象,脚踩蚂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逐渐形成的趋利心理导致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和尊敬,为了这个目的,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展示自己好的一面,有意无意地隐藏自己不好的一面。一个人的缺点如同山丘,你站在自己的山丘上,就只能看到别人的。因此指责、批评别人很容易,反省、检讨自己却很难。
要认识自己,一是要了解个人的性格,看看我们的性格是什么样;二是要盘点个人优缺点,看看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三是要回顾个人经历,看看我们一路走来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四是要评估个人能力,看看我们能上多大的舞台;五是要认准个人角色,看看我们在家庭、在单位分别是什么角色;六是要倾听个人心声,要真切地明白我们想要什么。认清自己的不足需要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需要担当,弥补自己的不足需要智慧。只有认识自我,才有可能战胜自我,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缺点是正常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允许自己不完善,就应该接受他人不完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谁可以说他能在所有的方面强过他人,因此尊重他人是我们应有的品质。一双刻薄的眼睛,看到的都是有缺点的人;一双傲慢的眼睛,看到的都是愚昧的人;一双智慧的眼睛,看到的都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人。对于他人的缺点,我们应该以宽容心看待,以非常善意的方式去帮助或提醒。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很善良,而善良的标准应该是不责人之过,不揭人之短,不念人旧恶。也有人认为自己很正直,但正直的标准应该是说正话、走正路、干正事。因此真正的关心或帮助应该表现为及时提醒、良好的建议,而不是横加指责、背后议论。作为有缺点的人,应该虚心地接受批评,即使他人批评错了,也不要急于反击,甚至暴跳如雷。因为批评你的人是从他的角度认为你有不足,也许他不了解实情,但他能够批评你,说明你在他心中有位置,希望你在他看来做得更好。
我们评价他人时,要结合被评价人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学历教育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客观的结论。如用身高1.8m的人能做到的事的标准去评价身高1.2m的人做的事,可能就不太合适,但作为被评价人,把评价不合理的原因完全归责于评价人是没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平时是否严格要求了自己,为人处事是否善良正直,对待工作是否尽心尽力,沟通交流是否到位。有的人自己只能跳1.5m高,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让自己跳得更高上,却总是在算计怎么把能跳1.6m甚至1.8m高的人扯下来,让他只能跳1.4m高,这是损人不利己、甚至是害己的事情。我们在闻到他人身上的香气时,一定要清楚香气之前是有汗水的。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很不公平。但我想说一个能让百姓之子当大官的国家,一个能让贫寒之家成富翁的社会,公平是存在的。我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上帝有时候也会打个盹儿,为你开错窗,如果你认命,便会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下去;但如果你不服输,拼命地在铜墙铁壁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打开另一扇窗户,上帝也会拿你没办法,因为上帝也喜欢不顾一切的人。因此,我们遇事要用情操,不要用情绪。我们可以发火,但也要发光;可以发泄,但更要发奋。
其实,老天爷一直很公平:他给每个人每天同样的时间。他为你关上一扇门,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关键看我们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如何看待生活。当一个杯子里有半杯水的时候,乐观者看到有水的半杯,悲观者看到没水的半杯。生活的另类解释为生下来,活下去。生活不应该是等待风停雨住,而是应该学习如何在风雨中跳舞。生命是束纯洁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存在。人生是短暂的,我们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精彩,只有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未经历的精彩,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和富有内涵。而知识是没有歧视的,不论贫富,任何人只要追求,就可以得到;知识也是可以共享的,一个人的知识增加,并不会使另一个人的知识减少,知识是无穷尽的,愈追求愈觉得自己渺小,就愈想追求,正是知识的无穷性,使得追求知识的人谦卑。幸福也有另类解释:有幸来过,有福度过。幸福不是意味着凡事完善,而是忽略了不完善的东西。俗话说知足常乐。满足不是意识到你还缺少什么,而是你已经拥有了什么。对于你所拥有的,要心存感激,这样你会拥有更多;对于你所没有的,如果你念念不忘,你永远不会满足。斯蒂芬·霍金在他70岁生日之际说,记得抬头眺望星际,不要垂首看着自己脚下,尝试理解所见,并思索宇宙何以存在。要怀着好奇心。不管人生看似多么困难,永远都有你能做到而成功的事。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我们总得有选择。如果我们要欣赏彩虹,就得做好忍受暴风雨的准备。我们不一定能控制住环境,但是我们能控制住我们的思想,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现实,就让我们改变看待现实的眼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