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人民法院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法院新闻

让百姓感受司法惠民“阳光” --走进公安县人民法院南平法庭

发布时间:2017-11-02 15:13 来源: 阅读:1818

法庭名片

公安县人民法院南平法庭位于南平镇,辖南平镇、章庄铺镇、狮子口镇三个乡镇,辖区总人口近28万人。其中南平镇地处鄂湘两省交界,又是湖北中心城镇、荆州明星乡镇、公安县域经济副中心,是一个工业城镇,也是老城关镇。南平法庭以“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为指导,连续三年被公安县人民法院表彰为“优秀人民法庭”。

1推进学习型法庭建设



该庭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做到了依法护民权、解民困、排民忧,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德如水,法如舟,厚德载法,德正法严。近年来,南平法庭注重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干警的头脑,加强干警政治修养、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深入开展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干警的司法能力。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与党员活动日及“四讲四有”专题讨论等活动相结合,不断延伸主题教育活动内容。通过集中廉政教育,集中专题警示教育和平时自我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教育效果。

    

该庭每个月的党员活动日开展3+X主题活动,开展“我为群众办点事,我为群众解点难”活动,深入群众听取群众意见,收集基层群众对法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干警们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得到进一步增强,营造出敢于担当、务实工作的浓厚氛围,全年未发生一起因人因案失职、违反审判纪律给法院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2司法惠民造民生法庭



该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旁听庭审。代表、委员们表示,将整个庭审过程公开于公众监督之下,规范了法官和双方当事人的言行,提高了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普及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法院工作重点,该庭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主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增强应对经济转型期的信心,寻找推动经济发展的工作新思路。在湖北某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系列案中,涉及债权达240万元,该庭多次往返山东淄博、湖北襄阳等地区,做到了快审快结,注重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发展后劲。

   

“过农家田、进农家院、解农家难”,南平法庭选择群众关注高、影响大的案件,经常性深入基层,倾力打造“民生法庭”。该庭下到乡村、走进社区,巡回办案,就地审理,以案释法,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今年第一季度,在章庄铺镇开展巡回审判10次,在狮子口镇巡回审判3次。


3调解窗口前移促和谐



记者在南平法庭采访时,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池茂大。57岁的他,自1989年到公安县法院参加工作以来,二十多年来扎根基层无怨无悔,审结的数千件案件无一错案,廉洁执法赢得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07年他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二等功,2008年被市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先后多次被评为院“优秀法官”、“调解能手”、“先进工作者”。

   

QQ图片20171102151602.png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他调解的开场白,简单真切的话语,却让很多矛盾冲突激烈的当事人缓和了情绪。他每办理一件案件都能够深入群众、了解案情,尽量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争取调解结案。今年7月,池茂大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原被告双方对离婚均无异议,但在财产分割与精神损害赔偿存在分歧。面对这起案件,他并没有一判了之,而是先后三次顶风冒雨,克服天黑路滑等困难来到原告家中,寻找并梳理双方矛盾“症结”所在。原告与被告婚后至今未有生育,被告在家中好吃懒做,双方因性格不合而分居,且分居期间被告对家庭没有履行义务,故不存在有任何共同财产需要分割,被告要求其赔偿精神损害费无法律依据。

    

在查明事实后,池茂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原告走出解决该起纠纷的误区,圆满化解了这起纠纷。

    

正是这一件件小案件的积累,池茂大深得当地群众及地方党委的好评。针对农村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拒不到庭的情况,他走出法庭,将调解窗口前移,将调解窗口前移至当事人家、村委会及田间地头。通过调解窗口前移,有效的化解了矛盾,提高了调解率,实现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审判质效的良性循环。

QQ图片20171102151614.png